搜索
液压圈 门户 观点 查看内容

科研人员VS工程师

2014-1-28 16:43| 发布者: 液压哥| 查看: 2334| 评论: 0|原作者: 叶春浓|来自: 科学网

简介:  大概两个月前参加了一个装备制造技术论坛,有个领导说到现在高校,科研所搞科研不是从现实的需要出发,而是在玩弄文献,为了评职称写论文,对科技进步没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企业的工程师对这些教授、导师也多有 ...

  大概两个月前参加了一个装备制造技术论坛,有个领导说到现在高校,科研所搞科研不是从现实的需要出发,而是在玩弄文献,为了评职称写论文,对科技进步没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企业的工程师对这些教授、导师也多有微词,说这些搞科研的就是东拼西凑发表论文,并不懂工程技术。接下来有个西安交通大学的教授又上台发言,说企业的工程师不重视理论,不知道理论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整天埋头画图,并列出相关的例子。对这事思考了好几次,决定写一下对这问题的看法。

  一、高校和科研所的科研人员的确有相当一部分是故弄玄虚,玩弄公式发表论文的。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根据我个人所见所闻,下面列举几例:

  例一,有人写论文称,建立了挖掘机的数学模型,经AMESim软件仿真,并得出结论:可见,负载较大时,消耗的能量多;而负载较小时,消耗的能量少。这样的结论懂得能量守恒定律的中学生,开过几天钩机的工人都知道,用不着“数字仿真”这些听起来那么高深的手段去研究。

  例二,还在学校读研究生的时候,亲耳听到有个导师对学生的教诲,说科研选题不能从实际中来,要从文献中来,看别人的文献解决了什么问题,还存在什么问题,进而选定自己的研究课题。对此已不想发表个人看法了。

  例三,有一次听了一个博士后出站答辩,答辩评委指出那个博士后论文用词比较“工厂化”,应该用学术的语言来表达。我想,把科研成果用通俗的语言表达也没什么不妥,难道就要用那些所谓的学术语言表达得让人看不懂才叫有水平吗?再说,博士后总结报告不像博士论文那样要公开发表。

  例四,工作以来,我也会看一些与工作内容相关的文献,希望从论文中找到一点答案,但往往令人失望,甚至会受误导。例如,我看到一篇与我工作内容非常相关的论文,文章称以某某参数为目标函数,以某几个参数为约束条件建立优化数学模型,用某种寻优方法,通过matlab软件编程计算,得出结果是1.7%,并拿优化前后的数据进行比较,证明他的优化效果。我出于好奇,拿他优化后的参数代入他的数学模型计算发现结果不是1.7%,而是接近5%,于是发邮件联系作者并附上我的计算过程,请作者给出解析,作者给我的答复是:这是由于数值计算截断误差造成的。我认为这个解析过于牵强,很大的可能是伪造数据。

  二、企业里,不论大企业还是小作坊,经验型的画图工程师大有人在。

  以下是从人才网上随便搜来的招聘机械工程师的要求:

  1.机械设计,机械制造专业,本科学历;

  2.熟练使用CAD,solidwork或proe绘图软件;

  3.有两年以上某种产品设计经验优先。

  类似于以上招聘要求的人才网上多的是,从招聘要求大概都可以看出工作性质,就是有一定的专业常识和实践经验从事绘图工作,其实不单是机械领域,其他的如土木,电气都是这样。企业的工程师往往是不重视理论学习的,随着经验的积累往往还认为自己非常厉害。我很赞同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邹谋炎老师的观点:“理论非无用,唯需精和深”。邹老师在其博客说到工科研究者容易凭经验和技巧做事,时间长了放松对数学和专业基础理论的积累,渐渐变成了实验员、程序员、百事通等。文中详细论述了数学和专业基础理论对工程的作用,我非常赞同。

  三、机械产品的核心在于材料和工艺,不在于设计。

  马上会有人反驳:没有设计哪来产品和工艺,设计是产品的先决条件。大家知道中国的产品几乎是仿造国外的(日本也是仿造欧美国家的),国人也常说我们仿造的“形似而神不似”。我认为这个“神”就是材料和工艺,产品的结构形状是很容易仿造的,关键是材料和工艺仿不来。高校搞科研的往往轻视工艺,认为工艺是车间工人的雕虫小技,喜欢研究那些听起来高深的而企业往往都不用的设计理论。企业的工程师解决设计和工艺问题往往都是从经验库里找答案,不是从最基本的原理出发,经逻辑推理来解决问题。最近和一位工作有二十几年的工艺工程师聊天,发现他们很善于解决曾经遇到过的问题,对从未见过的新问题显得无能为力。

  这就是科研人员与工程师的鸿沟,不知何时才能逾越?

+4

已有 4 人喜欢这篇文章

已有0人参与

会员评论

    相关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