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我国塑料机械行业战略转变探讨

热度 2已有 900 次阅读2013-2-18 14:09 | 塑料机械, 行业分析

我国塑料机械的战略转变思路的由来

十二年前,我们曾在19997月《进入WTO前夕的中国塑料机械行业》一文中着重呼吁塑料机械行业要改变固有观念,研发要从塑料制品开始,从市场中尚不存在的制品开始,向市场提供从制品、工艺到装备一条龙的交钥匙工程,从而引导市场来消费我们的研发成果。同时我们认为能否在下个世纪初不长的时间内尽快转变老的发展模式,采用新的或更新的模式当是消灭或缩小我们同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关键之所在。文中的下个世纪初不长的时间就是指的现在。

2008年底,世界经历金融危机时,我们为国家相关行业起草振兴规划时也再次引入了这一观点。 去年,我们在为轻工行业规划装备部分撰写十二五发展规划时,其摆脱简单模仿模式,走自己的创新道路的发展思路,也是延续了这一观点。

我国塑料机械的发展历程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塑料机械工业是以模仿方式起步的,从塑料加工的理论、设备的设计、制造都是按照先进国家的方式进行的。我们曾以引进、消化、吸收的路径,从无到有,从有到大,迅速地发展了我国的塑料机械工业并达到了目前世界塑机第一制造大国的地位,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非常正确的发展路线,实在是功不可没。

时至今日,我国的塑料机械行业已经发展到了与国际同行比肩的地位,这个惯性还在延续,近几个五年都以高、精、尖的单机为标的,按照每个时期世界领先水准来设定我们行业的执行目标。但是,市场就是市场,十几年下来,市场就是不买账,那些目标大都未能实现。我们和国外同行的价格差距还在扩大。

原因何在?我们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尤其是2008年底编制三年经济振兴规划和去年编制十二五规划时,着重研究并使这个问题的结论越来越明晰。

我国塑料机械应当是天生的服务型制造行业

首先,重申一下一个基本认同,这是行业基层层面的共识,但是目前很多领导部门并不清楚:轻工装备一般来说是很专用的设备。比如,造纸机械就是为造纸行业提供装备的,同样道理,皮革机械、饮料机械、木工机械、玻璃陶瓷机械等等都是这样,只为某一个行业提供装备。

但是,塑料机械则不然。由于塑料已成为人类社会的重要原材料,并且种类繁多、性能各异,可以满足很多行业的特定需求,因此塑料机械行业并不仅仅是为塑料加工行业提供装备,而是为几乎所有工农业领域提供装备服务的,前方应用领域遍及汽车工业、电器、电子、通信产业、交通、能源、包装工业、建筑材料工业、农业、水利、采矿、航天航空工业、医疗、卫生领域、家电、文体、以及生活用品等各行各业。我们曾习惯地称之为前方行业

正是由于这个特点,塑料机械行业是最早就被市场要求应当成为服务型制造而不能是生产型制造的行业之一。
塑料机械行业既然要为上述那么多行业提供装备,而那些前方行业对不同种类塑料的性能、特点和能解决什么具体问题又绝没有我们行业了解得清楚,那么就需要我们为他们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去解决他们的现实需要潜在需要

一般来说,大家对前方行业的现实问题会关注得多一些。因为,一来是现实问题已经摆在那里,是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二来是供需双方会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进行互补,进而合作解决问题;三是经济利益容易体现,我们中国的制造企业对这一点看得更重一些。但是,从长远看,这种针对前方行业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案还是处于一个初级层面的服务。当然,这比起生产型制造来说是个很大的进步,生产型制造只是把机器做出来放在那儿推销,哪怕是达到世界参数指标的机器,前方行业也很难利用这台机器解决他们形形色色的问题。

但是如果,我们深入剖析了某个前方行业,了解到他们的潜在需求 利用某种塑料材料的特性为这个潜在需求研发出一个世界上尚不存在的产品,继而生产相关的装备,继而这个产品(而不是装备)的安装使用、维修养护、技术培训等等的全套服务跟上,给前方用户一个包含交钥匙工程的解决方案,这就是较高级层面的服务型制造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大家早年都知道的例子:在建筑行业、家具行业根本不知道木塑为何物时,我们的欧洲同行向市场提供了多规格的木塑异型材、板材生产线及其应用方法,满足了建筑、家具行业的潜在需求,从而引导了市场的走向。

无独有偶,在前方应用领域尚未触摸过PPR的时候,又是我们的欧美同行,开发了PPR管材以及生产制造、应用体系,使得人类居所的供水、采暖系统发生了质的改变,满足了建筑业的潜在需求。

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我们的欧美同行先于世界其它行业很早就向前方应用领域提供了这种高层面的服务型制造,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塑料机械行业先天就是个服务型制造行业。

稍微分析一下,这种较高层面的服务型制造有很多优势:

形成市场竞争的差异化

在市场中,与竞争对手有较大差异是取得市场优势地位的重要因素之一。标准化程度高或差异化较小的产品,比如,常规的注塑机以及挤出机主机本身,会在市场上数量相对过剩,在几乎没有差异的情况下,只能通过价格竞争获取优势,这种优势是可悲的,它的代价及长远的负面影响不仅是影响几家企业而是几乎整个行业。

因此,提供以技术、知识为基础的服务,正成为制造企业实施差异化策略,形成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它使优势企业具有的不可模仿、难以复制、不能完全转移的独特资源和能力,是企业培育竞争优势、实施差异化发展,提升客户满意度的重要途径。

举例来说,如果一个注塑机制造企业了解聚醚醚酮(PEEK)的卓越性能,又掌握比如说,飞机、汽车等交通运输工具的传动、耐磨需求,或者是电子行业的高温绝缘领域的需求,或者是化工领域的耐腐蚀需求,或者是医疗行业的人工器官的特殊需求和手术器械需求,甚至是国防军工业的特殊需求。总之,哪怕只知道其中某一种需求而开发出一种符合该行业要求的制品,当然最好以注塑机作为主要生产装备,为该行业提供包含完整的产品方案、产品生产体系、产品使用维修养护方案、回收方案、用户信息反馈机制等等在内的解决方案。这就形成了和其它同类注塑机生产企业的市场差别,这个差别就难以模仿、难以复制、难以由于员工的迁移而完全转移。

产品利润、附加值高

提供解决方案肯定比提供其中的硬件利润高。我们从螺丝钉、电脑和物流解决方案那个例子就可以看出,我们当然要使自己处于价值链的高端。毋庸赘言。

市场需求变了,制造业不得不随同应变

市场需求现在已经不是对单一产品的需求,而是希望有更为方便、专业、质量更高的全面解决方案。也就是说,市场需求正在从产品导向转变为全面解决方案导向。随之改变才能使优势继续。否则,就会逐渐丧失优势。

与客户和前方行业的接触期延长

解决方案的服务过程要明显长于一次性的购买过程,有时甚至可以延续终身。可以发掘越来越多地客户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研发出更多竞争对手难以模仿、难以复制的新产品和装备,提高客户的满意度,进而易于建立客户同盟、维持客户的忠诚度。

后期服务的利润相当高

对于一个项目中的硬件设施,后期的服务和维修养护以及零配件销售往往不逊于主导产品和主流业务。其利润回报相当高,这是毋庸置疑的。

战略转型的具体实施内容

按照上述观点,我们归纳了下面三个方面的内容:

发展观念的改变与实施

发展观念的改变是最重要、最先要转变的战略先导。这就要求我们改变模仿型的发展模式,以所服务的工业领域的现实需求潜在需求为市场导向,形成自主创新的发展模式,引导塑料机械行业为前方用户行业提供完整的工程解决方案。

大家要注意的是,并不是一说到解决方案,他们就都是完美的、高不可攀的,涉及的设备都是高、精、尖的。为某个行业提供的解决方案完全可以按照企业自身的技术、经济实力来构建。只要是解决了前方行业的需求,就赢得了市场。我们完全可以用最一般的普通设备为某个行业研制出他们没有而又急需的产品,从而解决他们的潜在需求

从价值链来看,获利最丰厚的环节一般在产业链的两端。一端是研发设计,另一端是服务,而机器的单纯制造、装配生产过程已不再产生更多的附加价值。

这就是说,要盈利水平高,首先要在设计、研发上下功夫。而现在的设计、研发已经不能是国外同行做什么我们也抄什么的套路了,我们的研发设计要适应目前正在向解决方案导向型转变的市场。

因此我们的研发机制首先要有所变化:

在具体实施上,我们的规划要求,依托现有国家级和省部级的塑料机械研究机构,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机构调整、人员从塑料原辅材料、加工成型工艺、设备设计、机电一体化、数据化信息化、甚至物流采购、工程设计施工等全线配备,形成从制品到装备的一条龙工程研发机制,继而为应用领域提供完整的工程解决方案。

塑料机械制造企业则应改造自身单纯的机械研发机构,配备相应的技术人员而形成从制品到装备的一条龙研发机构,继而为用户提供完整的工程解决方案。

有了这两个级别研发机构和机制就为行业的战略转型奠定了基础。

而后,企业的机构和人员配备要适应这样的变化:

限于篇幅,本文在此不再展开讨论。但是要提醒的一点是,企业的服务型的机构和人员要大大增加,他们大都应有跨专业、跨行业的知识和技能。

节能

具有行业普遍意义(此处不详述)

有条件的企业要突破技术瓶颈,替代进口产品,实现装备自主化。

我们力推行业战略转型并不排斥那些能替代进口、实现装备自主化的高、精、尖单机的研制。有条件、有能力的企业何尝不能按照市场需求去生产这样的设备,从而替代进口、支持贸易平衡。我们曾建议对此给予政策扶植。

战略转型的进展情况

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振动场和拉伸流变塑化理论及应用已经列入三年振兴规划的重大装备指南和国家级科技支撑项目。

感应加热逐步取代传导式加热正在获得行业认可,下一阶段我们将在其纳入行业标准方面进行努力。

注塑机的伺服控制系统越来越被市场所接受。目前已远远超过我们在三年振兴规划中提出的每年递增3-5%的目标,有些注塑机大型制造企业生产的伺服机型已占全部机型的一半,甚至70%以上。

结束语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和产业主体,几乎所有最终产品都是通过机器设备来生产完成的,因而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产业,而塑料机械,由于其特殊性,是为几乎所有工农业领域提供装备的,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其行业本身不是很大,但对其他行业的拉动作用则非常明显。它自身的效率、精度、质量、能耗和可靠性也直接或间接地、程度不同地影响几乎所有工农业领域。

在当今市场从产品导向型逐步向解决方案导向型过渡的大趋势下,我们塑料机械行业如何健康发展、如何从大到强,是业内同仁应当缜密思考、积极实践的重大课题,也与大家为自身创造经济效益密不可分。

刚表态过的朋友 (0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