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液压圈 门户 观点 查看内容

德国、日本、韩国的质量是如何炼成的?

2014-5-8 22:25| 发布者: 液压哥| 查看: 50025| 评论: 0|原作者: 程振彪

简介:  德国质量是如何炼成的?    在当今世界,“德国质量”已经成为一个享誉世界的制造品牌。只要一提起“德国制造”,世人就会自然联想起自己看到或使用过的德国产品,大到火车、桥梁、建筑,小到帐篷、钟表、厨 ...

  
  日本质量支撑的高端制造业
  
  与“德国质量”一样,“日本质量”也是一个优秀的制造品牌。可以说,是“日本质量”帮助日本创造了经济奇迹。
  
  近期的一个突出例子,是2011年3月日本发生9.0级特大地震时,震区的许多房屋完好而未垮塌。日本房屋建筑质量之好,确实令人佩服。这与我国不少地区即使只是发生烈度低得多的地震,房屋就大面积倒塌的目不忍睹现象形成鲜明对比。近年来,由于受整体经济大环境的影响,确实有不少日本制造企业昔日风光不在,正走下坡路,但总体上,世界市场对“日本质量”的信任并未动摇。日本企业擅长制造的一些高质量高附加值核心零件部件,在世界市场上始终是“抢手货”,由此称其为某些高端制造领域的隐形冠军也毫不为过。例如:日本生产的半导体硅晶片,占世界市场的总份额高达70%左右,应用于各式各样、或大或小的产品;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使用的冲压件模具,指名要用“日本制造”,因为美国制造的模具,压制有关的零部件3万次就磨损得不能再用了,而日本制造的模具,其工作循环可达6-10万次。
  
  日本汽车是“日本制造”的突出代表,在世界汽车工业界,从整体上看,德国汽车与日本汽车,可以说都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可谓是“两强”并驾齐驱,各具特色和优势,难分伯仲。总括现今日本各个汽车企业,尽管规模上有很大不同,但就其产品和技术,则是各有特点和诀窍,在各自的细分市场上都比较成功。丰田以精益制造、质量优越、性价比高的汽车著称;本田则在摩托车和发动机领域屡占鳌头,其CRV汽车等在市场上很受青睐;日产不仅以“技术的日产”形象倍受世人赞誉,而且在跑车领域也大放异彩;马自达在转子发动机车型方面成果卓著;三菱汽车在四驱技术上表现突出;而斯巴鲁汽车在水平对置发动机和轿车四驱技术上享有世界美誉,是运动型轿车的杰出代表;铃木汽车更有世界小型汽车制造专家的美称。在品质上,德日汽车也是各有所长。BrandZ咨询公司发布的2012年全球品牌百强排行榜,在子排行榜——世界汽车十强品牌排序中,德、日两国品牌各占据四个位置,基本上是“平分秋色”。
  
  日本汽车重视质量,当然是有出于应对市场竞争的考虑,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也是其自觉主动行为。像汽车“三包”,在我国已议论、酝酿了近十年时间,去年10月才最终开始实施。而在日本,汽车在修、换、退等方面,并无政策层面上的具体规定,对汽车售后的所有服务是汽车企业依据市场用户的需求和竞争形势而进行的。不过,日本目前各个汽车制造商的售后服务内容大体相同,汽车质量保证期限普遍为3年或6万公里,重要部件为5年或10万公里。
  
  笔者认为,成就“日本质量”取得世界级声誉离不开以下两个要素:
  
  1.传统文化与价值观的影响
  
  美国有关人员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质量文化才是决定质量管理过程结果的根本因素。而质量文化又源于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社会(或者说大众)文化,一个时代的社会文化是从民族的传统文化演变而来的。因此,一个国家的质量状况和水平,与其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好的方面的继承与进化很有关系。与中国传统文化一样,日本的传统文化与价值观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关键在于如何选择、继承和扬弃。
  
  日本处在与中国完全不同的环境中,例如,国土狭小,资源匮乏,地震灾害频发等等。这些不利的客观环境,促使那里的人们从小就养成一种特有的危机意识、忧患意识。这种经常保持的危机、忧患意识,也逐渐养成了他们特别的忍耐精神,很强的抗压、抗打击能力。日本人认识到,在狭小的国土范围内,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只能在内涵的发展方面下足功夫,做透文章,才能对其不利的方面有所弥补或平衡。所以,也就追求一种“小而精、小而强”的模式。这与质量的精神实质是一致的。精益生产方式诞生于日本而非美国,是有某种内在原因的。
  
  最近,笔者读到日本学者田中均写的一篇名为《日本应建设‘质’的大国》的文章,他从日本传统文化与价值观出发,为当今的日本政府“出谋划策”。他写道,过去日本是亚洲拥有压倒性优势大国,但这一时代已经结束。日本无法与中国在“量”上进行竞争,(只能)争取建设“质”的大国。对日本的这一动向我们当然要保持足够的警惕。不过,这个日本文人却是以一种特别的方式、从另外一个角度给我们“上课”,它可让国人更好地理解“质”与“量”的含义和怎样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
  
  2.政府与企业对质量的高度重视
  
  “二战”结束后,日本政府就把振兴质量确立为国家战略之一,认为质量问题对其经济复苏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此思想指导下,日本政府提倡学习国外尤其美国的先进质量管理经验和方法,不仅派遣人员赴美实地考察和学习,而且还邀请美国著名质量专家戴明、朱兰等来日讲学,传授质量管理先进理念。该国还于1952年设立世界首个国家级质量奖——“戴明奖”。日本各个企业也都高度重视质量,尤其是核心质量(例如人命关天的安全质量等)。依靠严格执法和社会广泛监督,杜绝恶性质量问题或事故的发生,使国家总的质量水平获得大幅提升,从而在国际市场上,树立起日本质量的良好形象。例如丰田汽车公司,还在学习消化吸收美国经验的基础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地创立了后来风靡全世界的“精益生产方式”,不仅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而且也使质量明显改善,企业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


+26

已有 26 人喜欢这篇文章

已有0人参与

会员评论

    相关分类